Work dynamics

工作动态

“第九届两岸电影展”活动见闻
发布时间:2021-10-11来源:
字号:【】【】【

“第九届两岸电影展”活动见闻


       由中国电影基金会、台湾两岸电影交流委员会共同举办的“两岸电影展”已历经九载。在这硕果累累的九年中,“两岸电影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取得了喜人的活动成果。每年的两岸影展都由在台湾举办的“大陆电影展”与在大陆举办的“台湾电影展”两部分构成,旨在通过参展影片展映、映后见面会以及两岸影人论坛等多种形式,扩大两岸电影在电影市场中的影响力,为两岸电影人的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和基础,给两岸观众提供深入互相了解电影和电影人的机会,促进两岸电影产业的发展与融合。


       今年的第九届两岸电影展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大力指导与支持下,在过去八年夯实的经验累积之下,继续选择与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合作,强强联合,为两岸影展保持强劲的势头,不断增添新鲜的血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今年,无论展映规模还是观影人数、媒体关注度,观众好评度,均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


一、活动简介


1、“两岸电影展——台湾电影展”


       本届“两岸电影展——台湾电影展”从4月13日至18日在北京、河北保定两地举行。为迎合时代发展,深入年轻观众,影展同时启用两条阵线:高校放映和商业院线。除了沿袭与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合作,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台湾影展的开幕式、影片展映和影人座谈会,本届影展还第一次走进保定河北大学,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同时在商业院线中,本届影展保持了和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的合作,举办了影片的展映与主创见面会。大陆影迷们非常珍惜这个能集中看到台湾影片的机会,所选影片叫座又叫好,在观众中取得了热烈的反响。        


       近年来,台湾的新锐导演们在艺术与商业上表现俱佳。本届影展精心选择了《爱情冻住了》《只要我长大》《德布西森林》《林北小舞》《心灵时钟》《再见女儿》《音乐家周蓝萍》7部优质台湾影片进行展映,其中,《爱情冻住了》和《再见女儿》分别作为北京、河北两地的开幕影片。台湾电影主创们来到现场,积极与观众进行互动和交流。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映的7部影片中,有4部电影的导演是女性,使得本届影展提供了一种更加细腻而独特的视角。参展影片洋溢着两岸同根同源的传统文化,展示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人文关怀,包含着丰富的理智与情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个性。这样的交流有助于两岸电影人发挥更多的创意与智慧,创作出更多反映两岸文化的优秀作品。


       4月14日下午,“第九届两岸电影展——台湾电影展”在北京师范大学北国剧场举办了开幕式。两岸电影交流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著名导演李行,台湾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董事长朱延平、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张丕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周建东、中国电影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阎晓明、参展影片《爱情冻住了》的主演凤小岳、《心灵时钟》主演李李仁、《再见女儿》主演林子熙以及著名电影艺术家王晓棠、斯琴高娃、李前宽、肖桂云、尹力等众多电影人均到场助阵。开幕式之后,七部影片陆续在北京高校进行放映,映后影片主创人员与观众交流创作体会,畅谈电影人生,现场观众互动热烈。


       4月15日上午,两岸电影人以“两岸电影的相互审视与市场接受”为主题召开了学术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教授的主持下,由李行导演、朱延平导演领衔的台湾电影人与阎晓明理事长带领的大陆专家学者一起出席,共同分享创作理念,共商两岸电影交流与发展大计。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与影人畅所欲言,就两岸电影的现状,寻找差异与共同点,促进两岸电影产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了两岸电影各自鲜明的特点以及交流与融合的方式。


       4月16日“两岸电影展——台湾电影展”转场河北保定,在河北大学新校区邯郸音乐厅举行了河北分会场的开幕式。李行、朱延平导演带领的台湾电影代表团与张丕民、阎晓明以及河北大学、河北影视集团的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在开幕式中,欢迎李行导演上台讲话的掌声持续了数分钟之久,后辈们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对前辈的深深崇敬和对电影深切热爱。开幕式之后放映了影片《再见女儿》《心灵时钟》,在场600余位师生感受到来自宝岛台湾独特的文化魅力,映后主创人员与现场观众进行了热烈交流。


2、“两岸电影展——大陆电影展”


       由中国电影基金会和台湾两岸电影交流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七届两岸电影展——大陆电影展”于6月1日在台北光点华山电影馆举行开幕仪式。台湾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董事长朱延平以及参展影片的主创出席开幕式。《不成问题的问题》《百鸟朝凤》《少年》《清水里的刀子》《谁的青春不迷茫》《28岁未成年》《夜色撩人》共7部大陆优秀影片于6月1日至6日在台北展映,其中,《不成问题的问题》作为开幕影片。本届大陆电影展参展影片展现了大陆电影的蓬勃现状,受到台湾观众的喜爱。本次影展带到台湾大部分影片几乎是台湾影迷观赏这些影片的唯一渠道,所以票券常常提前售罄。《不成问题的问题》大部分场次均告满座,《清水里的刀子》甚至一票难求,《百鸟朝凤》以及映前的座谈会几乎座无虚席。由此,大陆电影在台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6月2日,两岸电影工作者在李安导演的母校台艺大召开主题为“与大学生有约——你准备好了吗?华莱坞跟你想象的不一样”论坛,学者、导演、演员、编剧等齐聚一堂,畅谈电影行业新特点,分享两代人的电影梦,共商两岸电影交流与发展大计。在活动中,年迈的李行导演鼓励两岸的电影人:“为中国电影奋斗!”“只要我在一天,就要为我们的两岸影展努力,就要为中国电影努力!”白发苍苍的前辈,声如洪钟的激励,让很多与会者留下了感动的泪水。这是两岸电影交流中最动人的瞬间之一。


       6月3日在台北文创举行徐浩峰导演主讲的“两岸电影沙龙——实感的追寻,武侠电影的新风景”讲座。很多台湾影迷从台东、台中、台南冒雨赶来,只为近距离感受徐导在武侠电影中的求索经历和造梦能力。


       6月4日在光点华山电影馆二厅举行了主题为“时代变脸大师绝唱——吴天明电影的当代意义”的《百鸟朝凤》专题研讨会。会上《百鸟朝凤》主演陶泽如、吴天明导演的女儿吴妍妍共同回忆了吴天明为中国电影做出的杰出贡献。


       本届两岸电影展展映的影片受到广大影迷的青睐,观影人数达到历届之最,尤其是在大学校园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得到了两岸影人、影迷的高度肯定。本届两岸电影展也吸引了众多媒体争相报道,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CCTV-6《中国电影报道》、千龙网、北青网等主流新媒体,人民日报、新京报、中国电影报、电影艺术杂志等传统媒体,腾讯、新浪、今日头条、搜狐、网易、凤凰、乐视、优酷、爱奇艺、PPTV、酷六等互联网媒体以及映画台湾等专业的微信公众号都进行了相关报道与转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宣传同时铺开,科学结合,媒体宣传注重广度的同时,又各有侧重,立体结合,旨在将两岸电影交流的内在精神和显著成果传达给大众,使活动深入人心。


二、几点思考


1、两岸电影交流如何更加深入。


       本届两岸电影展来自两岸电影界的同行围绕两岸电影的相关问题做了深入的交流,提出了几点思考与建议:一是对两岸电影现状的整体评价,就目前各自存在的问题形成了一定的共识,主要包括台湾电影的规模数量有所下降,大陆电影的质量品质有待提高等。二是在理念上。李行导演希冀两岸电影共同打造“大中华电影”的理念,阎晓明理事长提出两岸电影共同打造电影工业与好莱坞抗衡的新理念,电影人纷纷表示要坚守大陆和台湾各自的艺术个性并进行融合创新。三是在具体的方法和路径上,朱延平导演提出了尺度如何放宽,配比如何调整等问题。朱导提出希望大陆相关部门可以放宽对台湾影片的审查尺度,使得现在台湾一些优秀的类型片能够进入大陆市场,让大陆观众可以更多的了解当代台湾电影。


    2、多方面整合可利用资源,为交流做更好的服务。


       本届“两岸电影展”延续上届走进高校、深入青年的路线方向,联合大学生电影节、商业艺术院线和地方高校等资源,旨在鼓励并发现优秀的青年电影人才、培养新一代的青年电影观众,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这是前八届经验积累的结果,是政策支持与良好市场环境下的产物,是总局电影局、国际司的大力支持以及各承办单位精心筹备与密切配合的结晶。中国电影基金会将努力通过两岸影展这一电影交流的有效渠道,进一步打开两岸电影和谐共荣的新局面。


    3、细化影展的筹备、执行工作,让两岸交流扎实推进。


       经过九年的努力和发展,“两岸电影展”已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品牌。为确保影展顺利举行,进一步打造好口碑,中国电影基金会高度重视本次活动,全程稳步推进各项筹备工作。首先,基金会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请示有关工作,获得国家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国际司与其他相关机构的大力支持。其次,基金会领导多次召开内部筹备会议研究部署、精心安排,高标准地部署各项准备工作,为影展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在活动执行期间,基金会工作人员灵活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由于今年正逢台湾民进党执政,我代表团此行也感受到一些细微的变化。如在大陆影片展开幕式上,主持人在介绍嘉宾环节,使用了“中华民国”的称谓。大陆电影代表团立即与对方进行交涉。台湾工作人员对此表达了歉意,并表示会沿用之前的惯用称谓,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在总局电影局和各单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中国电影基金会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本届两岸电影展取得了圆满成功,无论是宣传推广、策划筹备,还是组织接待、活动执行等方面,都积累了更多的实战经验,也赢得了台湾电影代表团与其他与会嘉宾的一致称赞。两岸电影人不仅收获了深厚的友谊和良好的合作前景,更为以后的两岸电影前景拓展了更坚实的道路。


 


                                                           中国电影基金会


 2017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