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中国电影展 2017》活动总结
“中国电影展”自九七回归举办以来,至今已二十个年头。伴随着香港回归祖国的步伐,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巿场的繁荣发展。二十年来,影展精选了逾二百五十部优秀内地影片介绍给香港的广大巿民,为香港巿民打开了一扇认识祖国、了解内地民生、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
影展在中联办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支持下,规模日益壮大,合办单位包括康文署、华南影联会、中国电影基金会、银都机构、南方影业。
9月 18 日晚,影展开幕式在尖沙咀文化中心举行。 中联办副主任杨健、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张丕民、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刘江华、中联办宣传文体部副部长朱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广播电视香港记者站站长潘翔鸣、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李美嫦、中国电影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阎晓明、香港电影发展局主席马逢国、华南电影工作者联合会理事长张康达、银都机构有限公司总裁陈一奇及南方影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月等出席开幕礼。开幕影片《我们诞生在中国》的导演陆川,也在开幕礼上与观众见面。
陆川导演来港参与了盛会并接受了现场多家媒体的采访,包括苹果日报、文汇报、大公报、东方日报、明报、星岛日报、橙 新闻、新浪娱乐、鳯凰卫视、CCTV、香港电台、商台、中新社、HK01、TVB、 东星,中国广播电台等,为影展揭幕发挥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1.增加片目,丰富节目内容
影展片目由往常的10部增加到16部,放映场次亦由往年的20场增加至35场。由于影展片目的增加,今年影展场地亦由往年4个场次增加至10个,分别有: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电影资料馆、太空馆演讲厅、科学馆演讲厅、北区大会堂、影艺戏院、新光戏院、香港大学黄丽松会堂、浸会大学礼堂以及岭南大学礼堂,覆盖了香港、九龙、新界。
影展筹备工作于 2017 年初展开,从近两年在电影节中获得奖项、在社会上有良好反应的逾百部影片中,精选出 16 部不同类型的影片,力求最大程度地为香港观众呈现祖国在经济、文化、民生各方面的最新面貌,影片包括:《我们诞生在中国》(开幕影片)、《冈仁波齐》、《师父》、《一切都好》、《盛先生的花儿》、《捉迷藏》、《路边野餐》、《少年巴比伦》、《长江图》、《八月》、《清水里的刀子》、《再见,在也不见》、《陆垚知马俐》、《血狼犬》、《勇士》、《斗‧鼓》。
2.影展首次走进大学校园,导演与学生交流畅谈
9月 19 日下午,陆川导演携《我们诞生在中国》走进校园,与浸会大学电影系和岭南大学电影研究中心学生倾情畅谈电影背后的故事。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电影学院副教授卢伟力博士担任主持,陆川导演就《我们诞生在中国》影片拍摄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话题与逾二百名学生展开探讨。
之后电影代表团又前往岭南大学,由电影学者岭大视觉研究系叶月瑜教授主持分享会,受到逾百名学生的热烈欢迎。
3. 公益放映,扩大宣传层面
今年影展还首次尝试在香港、九龙、新界举办了5场公益放映,分别是九龙湾影艺戏院、港岛北角新光戏院和港大黄丽松会堂以及新界北区大会堂4个场地。其目的一是要加大力度推广影展,二是要借此拓展观众源。5场公益放映均十分成功,上座率达8成,为推广影展取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4.宣传方面,全方位发掘渠道
9 月 18 开幕礼当日,全港主要传媒包括报纸、电视、电台和网站均派员前来采访,并对影展作出了详细报道。
电台专访:
(1)香港电台《电影乾坤》陆川专访
(2)香港电台《中国点点点》之影展专访
(3)新城电台《世界随意门文化访谈》影展专访
户外广告:
利用康文署优势,取得放映场地数个巨型外墙广告和球场公园广告。
总结本次影展的经验,在选片方面,题材力求更多元化,偏重挑选了一些中国味道浓郁,反映国家在经济、文化、民生各方面的发展,在艺术上有深度,在国际上获得奖项的影片,例如《冈仁波齐》、《一切都好》、《长江图》、《血狼犬》等等。因此,影展宣传推广较易推行,也更能引起巿民大众的观映欲望。
在校园推广方面,可以进一步扩大版图。今年影展走进校园的浸会大学和岭南大学均有与电影相关的学系,故较易动员学生参加与导演交流的活动。今后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扩大到其他大学。影片数量也可以增加,以进行更广泛的交流。放映场地也可以尝试更多元化,例如做星空下的户外放映,宣传效应会更佳。 希望影展继续得到各方支持,为中国电影走出去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