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基金
“光影进校园 点亮传承人”主题活动
在深圳市致理中学成功举办
“当冲锋号角吹响,战士们冲出战壕”、“当革命前辈说出铮铮誓言”、“当革命先烈高喊新中国万岁”......一段段珍贵电影片段在深圳市致理中学报告厅大屏幕上播放时,高一年级20个班近千名师生聚精会神地观看,仿佛置身于那个水深火热的战争年代,深切感受战争年代中无数革命前辈和先烈高昂的爱国主义情怀。
红色电影精彩镜头剪辑播放完以后,深圳市致理中学正高级语文教师陈亚春从一段可歌可泣的非凡历史、一部跨越时空的黑白光影、一首世代传唱的经典旋律、一份同频共振的家国深情这四个方面为现场师生讲解了中国影史经典战争故事片《上甘岭》。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当《上甘岭》的战火在屏幕上燃烧,李煜同学分享说:他看到的不仅是战壕里的硝烟,更是一曲穿透时空的精神礼赞。
在坑道中,卫生员王兰带领战士们唱响《我的祖国》时,昏黄的马灯映照着年轻脸庞上的坚毅,沙哑的歌声里迸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旋律如清泉流淌进焦土,将稻花飘香的江南、白帆点点的江河化作战士们心中的明灯。这首歌不仅是战地里的精神食粮,更是穿越烽火的家书——当战士们和着节拍轻叩步枪,当干裂的嘴唇吐出"这是美丽的祖国"时,我读懂了信仰最动人的模样:对脚下土地最深沉的爱,能让凡人之躯铸成钢铁长城。
当看完战士们在坑道中分享两个苹果电影片段,朱湧臻同学分享说:这一电影情节不仅体现出志愿军们之间的团结友爱,更展现出战士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让我感到了早期黑白电影的历史厚重感与无穷魅力,同时也让我体会到抗战先辈在抗美援朝时期的艰苦卓绝,敬佩于他们一往无前、舍我其谁的奉献精神。
当电影插曲《我的祖国》唱响后,李俊豪同学分享说:《上甘岭》影片中的情节令人动容,一句“一条大河波浪宽”响起,唤起了中华儿女共同的记忆与情感。正是对苦难历史的铭记,才让我们更懂得今日和平的可贵。我一向热爱聆听历史、欣赏电影,而这堂课让我更加坚信:中国电影的光辉之路必将愈发璀璨,中国文化的薪火定将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参加电影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的罗丰佶老师分享说:我内心炽热的火焰被点燃了,我的思绪也被带回到1952年那场惊心动魄、决定民族命运的上甘岭战役中。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更不能忘却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要倍加珍惜先辈们用无数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传承先辈精神,在新时代的浪潮里,勇立潮头,砥砺前行,书写属于我们的壮丽篇章!
深圳市致理中学办公室主任、高级语文教师林武忠分享说: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生动的画面、动人的故事和深刻的思想,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师生进行心灵的对话。电影不仅仅是娱乐,它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
通过电影,我们可以传承历史记忆,弘扬民族精神,凝聚社会力量。电影是生动的教科书,经典红色电影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
未来,我校将持续推进“电影文化进校园”活动,让“电影文化进校园”成为致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中国电影基金会·电影文化传承专项基金总监祁国强分享说:电影是时代的记忆,更是文化的载体。光影为媒,文化铸魂,经典电影不仅承载历史,更传递着永恒的精神火种。今天的电影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让我们感受到光影背后的家国情怀与精神力量。电影不仅是娱乐,更是教育、是传承、是凝聚民族精神的纽带。
202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75周年,以中国影史经典战争故事片《上甘岭》为内容,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电影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的第一堂课,让经典电影文化在校园中绽放更璀璨的光芒!
电影文化传承专项基金举办的“光影进校园 点亮传承人”主题活动,依托“点亮传承人”公益项目,旨在以“电影”、“电影人”、“幕后故事”、“时代精神”等等,对青少年乃至整个国民群体,做文化上的输入与精神上的赋能,实实在在地“点亮”,对中国电影文化做有效的正向传播,培养带动更多的“传承人”。
未来的电影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将逐步增加传统文化、音乐成长、舞蹈培养、亲子教育、书画学习、体育锻炼、武打动作、家庭伦理等内容的经典电影,让更多青少年学生感受电影的艺术之美。
本次电影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感谢深圳远东妇产医院对于青少年学生心理疏导的义诊支持和科瑟实业投资(东莞)有限公司的产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