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基金
梦想电影院|致敬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
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致词
各位专家学者、电影行业同仁、蒲公英中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携手推动“梦想电影院”这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电影公益活动。在此,我谨代表中国电影基金会,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中国电影公益事业的各界朋友,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202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自1905年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诞生以来,中国电影从无到有、从传统胶片到数字化、从国内市场到全球视野,走过了一条辉煌的发展道路。120年来,中国电影始终承载着时代精神,见证着国家发展,影响着一代代观众。电影不仅是一种文化艺术形式,更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电影事业的发展,将电影产业纳入国家文化强国战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电影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以满足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电影科技创新、升级电影公共服务、提升国际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电影强国奠定坚实基础。2024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着重部署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任务目标,并提出具体举措。这不仅强调了文化资源供给的高质量要求,着力解决公共文化产品“好不好”的问题,还明确了供给方式,要求文化资源直接惠及人民群众,真正做到文化服务“面对面”。中央宣传部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张红也提到,“坚信笃行,奋发有为,扎实推进电影公益事业创新发展。”这一部署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清晰路径,进一步强调了电影在文化传播、社会教育、产业升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电影公益事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在城乡文化资源分布上仍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在农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以及困境儿童、乡村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方面,优质电影资源的可及性仍然不足。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发起了本次电影公益活动。这项活动不仅满足了困境儿童对电影文化的需求,也为电影行业相关企业提供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平台。更重要的是,它创造了一种可推广、可复制的创新模式,激励更多社会力量投身电影公益事业,推动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发展。
电影承载梦想,也照亮未来。对于儿童而言,一部好电影或许能开启他们对世界的好奇,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而对于电影行业而言,电影不仅是商业产品,更是社会责任的体现。通过这样的公益行动,我们能够让更多孩子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让电影的光芒闪闪发光,让每一个孩子的梦想在光影中绽放。
在中国电影12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谨代表中国电影基金会,向所有关心、支持本次活动的领导、专家学者、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感谢万达电影,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电影公益事业上贡献力量。同时,也向全国各地长期投身公益事业的广大团圆志愿者们致敬,正是你们的坚持和奉献,让更多孩子有机会接触电影、感受电影文化的魅力,在充满真诚的关爱中健康快乐成长。
本次活动的初心,与习近平文化思想高度契合,符合“两个结合”的基本要求: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坚持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中华文化自信相结合,共同探索电影公益的创新模式。通过政府支持、企业参与、社会力量协同,本次活动为电影公益事业提供了一个可借鉴、可推广的新模式,对中国电影市场的长期繁荣具有积极意义。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一具有首创精神的电影公益模式,一定能够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电影公益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起手来,凝聚行业力量,汇聚社会资源,为电影公益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助力中国电影文化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