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影视人才发展专项基金

AI 时代的电影新媒体与认知革命
发布时间:2025-04-17来源:
字号:【】【】【

“AI 时代的电影新媒体与认知革命”交流活动成功举办,共探行业未来新路径。

2025年3月26日,由中国电影基金会新媒体影视人才发展专项基金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共同承办的 “AI 时代的电影新媒体与认知革命—— 青年电影人的未来新视野” 交流活动圆满落幕。此次活动汇聚了众多行业专家、青年电影人以及相关领域学者,围绕 AI 技术在电影新媒体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交流,为电影行业在 AI 时代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25.04.17.01.png

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发表重要致辞。他指出,在 AI 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电影行业正站在变革的关键节点。AI 技术不仅为电影创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工具与手段,更对电影的叙事方式、观众体验乃至整个电影产业生态产生着深远影响。

25.04.17.02.png

                                                                                       “AI 时代的电影新媒体与认知革命”交流活动讲话    

                                                   张丕民理事长

 

他强调,推动电影新媒体与传统美学的融合,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使命。同时,培养适应 AI 时代的专业影视人才迫在眉睫,这需要行业各方共同努力,搭建交流平台,促进知识共享与经验传承。

25.04.17.03.png

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书记王昱华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书记王昱华也在致辞中强调了此次活动对于电影教育以及青年电影人成长的重要意义,鼓励青年创作者积极拥抱新技术,勇于探索创新。

新媒体影视人才发展专项基金总监苏桐上台致辞。苏桐表示,专项基金自设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为新媒体影视行业培育专业人才,推动行业发展。

25.04.17.04.png

专项基金总监苏桐

 

在AI浪潮席卷而来之际,专项基金积极组织此类交流活动,旨在为业内人士创造交流机会,助力青年电影人成长。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大家能深入探讨 AI 技术在电影领域的应用,共同寻找行业发展的新契机,为中国新媒体影视行业的繁荣添砖加瓦。

在主题分享环节,多位嘉宾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演讲。AI领域权威专家陈洪伟先生,凭借其丰富的电影制片经验以及对行业前沿的敏锐洞察,深入剖析了 AIGC 技术在电影创作中的应用现状与未来趋势。

 

25.04.17.05.png

AI领域专家陈洪伟

 

他指出,目前 AIGC为创作提供了更多灵感与高效解决方案。但同时,也面临着如何保持艺术原创性、平衡技术与艺术关系等挑战。他通过展示大量实际案例,让与会者直观感受到 AIGC 技术为电影创作带来的变革,为大家带来了极具前瞻性的行业信息。

青年电影导演张思庆先生分享了自己对 AI 技术与人类艺术关系的独特见解。他认为,尽管 AI 在某些方面展现出强大能力,但人类的情感、创造力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是电影艺术不可或缺的灵魂。

25.04.17.06.png

张思庆导演

 

他以自身创作经历为例,探讨了在 AI 时代,电影创作者如何坚守艺术初心,巧妙运用 AI 工具,将人类的情感深度融入作品,引发了现场观众对电影创作的深入思考。

动画导演沈永亮博士聚焦于中国审美语境下的 AIGC 影像创作。他通过对 8k 水墨动画影片《秋实》以及 “AI 全流程” 电影《愚公移山》等案例的深入解析,展示了 AI 技术与中国传统美学融合的无限可能。

25.04.17.07.png

 

25.04.17.08.png

沈永亮博士

他提到,《秋实》将工笔与写意相结合,把水墨画的精粹技法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展现了独特的中国风动画魅力,还融入了中国哲学思想,体现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思考。而《愚公移山》则在创作理念上深度参考中国传统艺术,探索 AI 技术服务于中国独特审美价值的路径。

此外,新生代百万畅销书作家周宏翔先生在交流中指出,情感真诚是打破 AI 创作局限的关键,深入探讨了故事创作中人类情感与 AI 创作的关系,引发了大家对内容创作核心价值的反思。

25.04.17.09.png25.04.17.10.png25.04.17.11.png

从上到下依次为周宏翔、王占奎、李胤潜

 

优比交互负责人王占奎先生围绕《AI 时代影视动捕的技术应用》展开交流,介绍了公司在 AI 技术重塑 XR - 3D 世界方面的成果,分享了多目无标记交互技术等在影视领域的应用优势与前景。现任岭南大学商学院管理系助理教授谢妮娜老师则聚焦《AI 赋能的机遇与国际合规路径》,分析了 AI 在商业领域赋能的机遇,并探讨了在国际环境下 AI 应用需遵循的合规路径,为相关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青年代表李胤潜同学也在活动中进行了课题交流。李胤潜本科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硕士毕业于香港岭南大学,其编剧作品和导演编剧的 AI 短片在多个国际电影节入围。他分享了自己在 AI 短片创作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与深刻感悟。


25.04.17.12.png

AI短片《tango》

 

他谈到,在创作 AI 短片时,面临着从创意构思到技术实现等多方面的挑战。以自己制作的 AI 短片《tango》为例,详细讲解了从概念设计到实际制作的过程,强调了在 AI 创作中,要注重挖掘故事背后的情感内核,让技术为艺术表达服务,为青年电影人在 AI 创作领域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思路。


25.04.17.13.png

陈洪伟、张思庆、周宏翔等十余位聚焦于AI领域的权威学者、专家及其企业进行深度的AI技术分享。北京电影学院-张华教授、中国广播电视联合会少儿委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川楠、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会长李立等参会,大家通过主题演讲、案例展示等形式,探讨了 AI 技术影视全流程的创新应用。

此次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行业内人士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平台,更为推动 AI 技术在电影新媒体领域的深度应用,促进中国电影行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中国电影基金会新媒体影视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助力青年影人在 AI 时代的浪潮中,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新路径,为中国新媒体影视行业的繁荣贡献力量。


上一篇:暂无